fbpx
+886 (0)2-6605-7081 #305,308 [email protected]

根據 2025 年永續職場趨勢報告,超過 70% 的企業表示員工福利是推動 ESG 行動的關鍵入口。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關注如何在員工福利中落實 ESG,永續不再只是年報裡的名詞,而是能融入每位員工日常的小行動。從茶水間的零食選擇,到供應鏈的在地化與碳減排,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,正逐漸形塑新的企業永續文化。

ESG 不只是報告上的字眼,而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

在當今商業環境中,「如何實踐 ESG」已不再只是大型企業的專利。許多研究指出,良好的 ESG 績效與企業經營績效、員工敬業度以及品牌聲譽具有正向關聯。根據 PwC 2024 年全球工作者 ESG 偏好研究,發現員工雖然尚未普遍完全投入 ESG 議題,但有將近 43% 的受訪者表示「薪酬與整體福利動機極高」,其中健康福祉、職涯發展、多元與包容性是重要項目。(PwC) 此外,學術研究指出,企業的 ESG 分數與 綠色總要素生產率 (GTPF) 之間存在顯著正向關係。(mdpi.com) 這意味著:對中小企業而言,若能有效將 ESG 理念從制度、報告轉至日常員工福利層面,不僅能提升內部文化,也可能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。

為何「企業如何實踐 ESG」值得重視?

  • 員工吸引與留任:年輕世代(如 Millennials、Z世代)在選擇雇主時,將 ESG 作為重要考量,「公司是否有永續行動」逐漸成為福利之外的額外吸引力。根據 IN FEEDO 2025 年報告:強化 ESG 的組織可達 14% 較高的員工滿意度。(infeedo.ai)
  • 風險管理與品牌信任:當企業能將「環境保護」、「社會參與」、「良善治理」落實於員工福利與供應鏈細節,等於建立起「真實的」永續實踐,而非僅是年報裡的文字。這樣可提升品牌的信任度與抗風險能力。
  • 員工福利升級變永續機會:茶水間零食、福利制度、在地採購、社會支持等細部設計,其實都是「中小企業如何實踐 ESG」可操作的切入點。若選擇得當,能產生文化影響、員工共鳴、品牌差異化。

從員工茶水間開始:打造可感知的企業永續文化

若企業希望落實「中小企業如何實踐 ESG」,從員工福利的細節著手是一條極具可操作性的路徑。以下我們以「茶水間零食福利」為範例,解析如何透過零食選擇、供應鏈設計、服務機制,打造可感知且具體的永續文化。

零食福利=員工福利+永續符號

想像一下,一名員工在下午茶時間打開零食箱,拿起一包低糖燕麥餅乾,或是一份來自在地農會的果乾。或許他沒特別想過,但這樣的選擇背後,其實是一個更大的連結——對健康的關心、對環境的尊重,以及對在地社群的支持。
當這樣的福利變成企業日常,員工自然能感受到:「這家公司重視我,也重視地球與社群」。這種可感知的福利經驗,正是「中小企業如何實踐 ESG」最貼近員工生活的一環。

從細節到流程

以下為從零食福利設計中可落實的 ESG 細節,適合中小企業實踐。

設計項目建議做法永續指標/效果
在地採購優先選擇本地小農、地方特色零食支持在地經濟、縮短運輸距離 降低碳排
健康選品低糖、高蛋白、功能性零食飲品促進員工健康,降低長期醫療風險
社會企業合作與庇護工場、二度就業團體合作採購零食增加社會包容、創造就業機會
客製化服務定期調查員工喜好、更新選品、風格化提升員工參與感與幸福感
福利透明機制公布零食福利方案、預算分配、公益成果增加透明度,提高員工信任

如何將茶水間福利與 ESG 整合成企業文化?

  • 員工參與:讓員工選擇零食種類、參與在地選品或者給予建議。這不僅是福利,而是讓員工成為「永續文化的一部分」。
  • 流程制度化:把零食福利從偶發行動變為經常性制度,例如:每季更新一次、固定比例支持社會企業、定期統計碳減排與在地採購比例。
  • 數據揭露與反饋:雖然對中小企業來說全面披露可能負擔較重,但仍可簡單統計「在地採購比例」、「社會企業合作比例」、「回收包裝比例」等指標,並於內部通報。這也是「中小企業如何實踐 ESG」中治理面的一環。
  • 與品牌整合:將零食福利視為品牌體驗的一部分,內部員工即為品牌大使。當員工覺得「公司真的在做永續」,他們在對外與客戶、合作夥伴互動時,也更具說服力。
  • 由福利升級為文化:當茶水間福利成為員工共鳴點、成為每日討論的話題、成為企業內部社群交流的一部分,那麼 ESG 就不是遙遠的理論,而是「你在拿零食的時候也在參與」。這便是「中小企業如何實踐 ESG」最貼近人性的路徑。

Snacklips 的 ESG 實踐:讓永續在茶水間萌芽

Snacklips 相信,永續不一定要從大型專案開始。從茶水間出發,也能為企業帶來真正的改變。以下介紹 Snacklips 的「永續綠三角:在地・健康・公益」核心理念,以及其 5S SYSTEM 模式,提供中小企業參考「中小企業如何實踐 ESG」的具體框架。

永續綠三角:在地・健康・公益

  • 在地 (Local):優先選擇台灣在地小農、農會、特色零食生產者,促進區域經濟與短鏈供應。
  • 健康 (Health):挑選低糖、功能性、高蛋白零食與健康飲品,讓員工吃得開心,也吃得安心。
  • 公益 (Social Good):與庇護工場、婦女二度就業團體合作,讓零食成為推動社會公益的橋樑。
  • 透過這三角框架,Snacklips 把茶水間福利轉化為具有影響力的永續機制。

5S SYSTEM 模式解構

為什麼 Snacklips 值得中小企業採納?

  • 低門檻起步:茶水間福利相比全面節能改造、碳盤查等更容易著手;適合「中小企業如何實踐 ESG」的初階階段。
  • 可量化反饋:透過選品比例、在地合作比例、社會捐贈金額、包裝回收率,企業容易追踪與內部報告。
  • 員工共鳴強:零食福利直觸員工日常,加深員工與企業文化的連結,促進 ESG 從制度變成生活習慣。
  • 品牌延伸:當企業內部「從一包零食開始」就能展現永續意識,對於外部客戶、合作夥伴也具有示範效果,提升品牌價值。

實踐「中小企業如何實踐 ESG」的 5 大步驟

為了幫助中小企業從願景轉作為,以下整理五大步驟作為導引:

  • 現況盤點:了解目前員工福利(如茶水間零食、飲料等)使用情況、預算、供應商來源、員工滿意度。
  • 設定目標 & 關鍵指標:例如「在地採購比例提升至 50%」、「零食包裝回收率提升至 80%」、「社會企業合作比例提升至 30%」。
  • 方案設計:按照「在地、健康、公益」三角理念,設計零食福利選品、合作機構、智能系統、回饋機制。
  • 員工參與 & 推廣:開放員工選品調查、舉辦零食試吃活動、分享在地小農/社會企業故事,使員工成為永續文化的參與者。
  • 監測 & 揭露:定期彙整指標(如:在地採購比例、社會合作比例、包裝回收率、員工滿意度變化)並於內部或適當場域公開,使 ESG 從制度變為動態文化。

Eat Snack Green — 讓永續成為每一口的選擇。

🌿 想為團隊打造有溫度又永續的茶水間嗎?體驗如何從零食開始,實踐企業永續文化